东南亚是全球第三大两轮车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东盟十国摩托车市场规模达 1060 万辆,位居全球第三,今年前 6 个月,东南亚摩托车销量 750 万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截至 2023 年,东南亚摩托车保有量已达 2 亿辆,其中印尼保有量 7000 万辆、越南超 4500 万辆、泰国超 3000 万辆电动车。东南亚市场,油改电政策的推行正在刺激电动两轮出行需求的大爆发。
自 2019 年以来,为了应对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印尼、泰国和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限制使用传统燃油摩托,时至2024年,东南亚各国相继出台电动两轮车购买补贴,加快“油改电”进程,东南亚市场的电动两轮出行需求也被不断释放,燃油摩托正被电摩、电动自行车、电动车等电动两轮产品逐渐替代,东南亚也成为电动两轮领域又一重要增长市场。
在“油改电”的政策推行下,东南亚电动二轮车市场处于起步并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加上普及电动两轮的政策措施也相继落地,也吸引了不少企业的加入,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环境,用户的骑行习惯等和国内相似, 国内成熟的运营方案几乎可以照搬东南亚地区落地运营. 但是截止2024,目前东南亚地区只有试点运营项目,最大运营规模才服务1千多用户。相对国内的全面智能运营,智能充电换电运营方案,国外的换电项目大部分在人工换电经营,或者采用低端设备经营。
参考国内换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进程,东南亚地区和其他地区换电运营整体落后国内经营方案,处在试点运营,产品和运营系统都有很大优化升级空间。
主要的原因:
我总结主要是以下几个:
第一,海外智能运营体系相对复杂,从产品到系统,从运营规划到预期收益都是每个运营商需要考察的,每个地区资源环境,网络环境,支付环境,智能系统配套成熟度不同,在国内成熟的运营系统不能完全照搬在东南亚地区运营。国内的运营系统需要根据当地环境做定制开发,大部分运营商没有足够的开发预算,只有选择低端的简单配置系统充电换电运营。
第二个原因,海外项目专业服务团队(乙方):国内虽然具备系统开发能力的公司很多,但是同时懂换电项目运营应用场景,懂真实应用需求的很少,专业定制换电系统具备开发能力的团队不多,实际很多配合做海外换电项目的乙方也不具备整体服务能力(只具备某个配件的服务能力)比如只会生产某一个应用领域的电池,或者只会开发软件,或者只熟悉换电柜,或者只精通某个配件,大部分乙方没有完整的服务能力。 服务海外换电项目需要具备跨产业体系的认知:涉及多个产业的产品硬件,软件的产品特点,定制开发的服务能力,同时了解智能换电设备,软件系统,动力锂电池,配件体系,运营体系,市场需求,商业效益,运营策略,懂得如何优化投资运营方案等等全方面事情;国外地区几乎就没有换电项目相关的产业配套,更谈不上成熟的服务能力。
第三个原因,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不足(大部分咨询后受制于投资实力),因为海外项目甲方需要同时投资电动摩托车,锂电池,充电换电设备,运营系统,需要更强大的资金实力,投资规模大,试错风险也就更大。少部分甲方是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但是只了解市场基本需求,找到的国内的服务商(乙方)很多也只是具备部分配件的服务能力,也没有成熟的体系为换电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甲方和乙方都在摸索着做试点运营的前提下,所搭建的产品和体系可能从顶层规划就埋下很大的潜在风险,比如产品和系统异常比较多,功能和需求不匹配的现实问题,甚至许多试点租赁项目在后期很可能会像印尼21年试点换电项目一样推翻重建,或者和国内一些投资项目一样,如果后续没有资金做系统重建那就退出市场。
第四个原因,海外投资换电项目市场发展情况, 在非洲,欧洲和中东地区做换电项目相对复杂,应用场景,市场基础,发展阶段,投资规模,运营管理措施,基础配套情况等等,每个地区都有所区别。找到专业的配套服务团队尤其重要,由专业团队服务做前期项目规划,结合应用需求做整体设计,可以让投资项目不用试错或不出现大的失误,这样就大大降低各种投资运营风险,保障换电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其实国内的也有很多换电项目投资运营商亏损出局的案例,其主要原因很多也是甲方和乙方都没有深刻认识运营换电项目的特点,没有把控好整个产品体系,运营体系,从顶层系统规划到运营体系都没有配套好的原因,更没有风险规避方案。
第五:目前海外和国内的投资换电运营情况:1,海外换电项目:海外换电项目整体还在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优点是竞争少,预计租金收益好,可能还有政策补贴,以旧换新等财政补助,总之商业机会和时机都非常好,潜力巨大,但是风险并存。在不同的国家市场情况和需求也不一样,在非洲,欧洲和中东地区,市场情况和东南亚地区也有所不同;除了东南亚电动车市场基础比较好,其他地区还是燃油车为主是市场,换电项目就需要连电动车一起配套运营。比如在东南亚以踏板车为主,在非洲采用骑跨式拉客为主,骑手群体需求不一样。 2,在国内的换电项目:国内换电项目从2018年开始,逐步发展成熟,大小换电运营商有3000家以上,总用户预计达到600万人,本人直接服务过的运营商这几年大概有上千家,成功配套服务上百家运营商,大多数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其中包括上市公司投资运营的项目,民间投资的项目。实际在不同的产品方案,项目规划,运营方式下可能运营收益相差数倍。在换电行业这几年也看到许多家运营商因商业配置失误,运营几年后项目亏损就退出共享换电行业了,退出换电行业的公司(比如:某上市公司科通**投资3000万,某上市公司*川智能投资7000万,某上市电芯公司华***2000万,某上市电芯公司**新1000万,行业知名大佬:创**3000万,**威视1000万,电动车行业大佬**5亿,某国企锂电池公司2亿,某资方公司51,***资方4000万,***地产公司**等等案例) 所以投资换电项目必须一次成功,任何资方都经不起大资金的严重试错的。
第六,换电行业发展趋势:换电项目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同时在持续高油价与油改电的政策支持下,市场需求会持续增长,海外换电市场发展趋势和路径预计和国内一样,从摸索,试点,到规模化运营,优化运营。换电服务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续航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广大骑手实实在在的使用需求,并且具有大幅度降低骑手日常支出。只是市场用户基础相对薄弱,会经历一段发展周期,政府也在大力支持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海外项目的智能系统,配套服务相对复杂,乙方需要精通产品体系,技术方案,对换电产品配置,运营方案,风险管控措施,运营功能系统,落地执行等方面要求非常专业,保障投资换电项目的安全可靠,达到预期收益,本人累计服务上千家换电项目运营商,经验丰富,可以更好的提供换电项目服务,从市场运营,产品配置,到投资效益,风险管理等等方面给于专业的服务工作。
截止2024年,本人所了解的海外换电项目发展情况,整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商业投资窗口期,东南亚地区从2022年开始少量试点运营,截止2024年,预计真实投资落地的项目只有十几个案例,而且运营体量都只在几十至一千多用户,直到2024年才有一家到两家规模到3000用户,未来还有很多投资发展空间,在非洲和中东以及欧洲地区,本人在最近两年有对接部分商家咨询,据我所知,能落地运营的目前只少数几个测试项目。总结情况就是大家都在试点运营,摸着石头过河,各家团队情况或多或少受到操盘能力,资金实力,配套能力,和海外运营能力的制约。